教培知识

教培知识

副标题

艺术培训机构应该组织考级嘛,先说结论应该考级。因为考级是顺应市场的做法,早年间我非常排斥考级,总认为考级禁锢了孩子的创意,生产出了一个个罐头。孩子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在研究家长的心理,家长需要的是既有思维又能适应社会的孩子考个级,并不会把孩子给引导坏。只要是教学阻止是个性化培养,反而应该让孩子的成长接受各种标准的检验。考级啊或许有些标准太过刻板,但拿到证书的那一刻给孩子树立的信心也是一种很...

今天这个话题我建议你看完。培训机构最怕什么呀?我排个序:退费,负债,不会招生。退费和招生的问题我们就不在这里讨论了。今天说说负债,什么是负债,做机构的人都清楚,没有完成的课销都叫做课时负债。这个负债呀又分两种,一种呢是良性负债,一种啊是恶性负债,什么是良性呢?简单说就是出勤一直很好的学员,你能够计划到他什么时候能够把课时消耗完。什么是恶性负债呢?就是那些长期不来的家长,好多机构都没有和家长签...

培训机构的招生途径无非就是新生续费转介绍。在一个自然年度以内,是否应该每月都在这三个方向全盘发力呢?这个观点我认为是错误的。很早以前我就听说了一个基于现金流层面的三七一运营理论,一个自然年度十二个月当中,三个月增长,七个月,持平,一个月亏损。我们要有计划的去做营销节点,三个月增长是指两个月重点续费一个月,重点转介绍,根据自己会员的客销情况,把一年当中的其中两个月作为集中续费期去包装。这两个月...

教培机构是体验式业态,但凡涉及到体验业态的销售,就需要强化过程,而涉及到过程的体验,消费者就或多或少想要对比。从我多年的教培运营经验来看,招生决胜的关键很大一部分并不在一次体验成交。并且近年来因为激烈的竞争,一次体验的家长越来越多的想要去二次对比。所以跟踪体验未成交的客户呢就变得尤为重要。以我采样的诸多机构的数据为例,十年前优秀机构的一次成交率大概在百分之三十。十年后的今天,大多数机构的一次...

盈利性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能再干了,希望大家放弃幻想,回归现实。我阅读了各个城市起码上百份文件,总结出了以下五个观点,希望对执迷不悟的你有帮助。双减政策给学科类培训行业带来的是一次重新洗牌。这个牌洗完之后,我敢保证一张你都不认识了。一、学科类机构。统一登记为非盈利性质。如果你心存侥幸,想要在改变性质后继续牟利,那你就是在犯法这事儿可千万不能干。一旦被发现,那可是要吃大碗牢饭的。二、寒暑假不能补...

学科类机构到底还能不能干?今天的内容讲给所有学科类的校长们听。昨天北京双锏落地执行方案正式出炉了。我们团队开了一天的会,仔细研究了文件以后,总结出了以下几个点。看完今天的内容你都能找到答案:一、公立学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早于下午五点半,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线下培训时间不能晚于晚上的八点半。周末、寒暑假不允许补课,留给校外学科类机构的时间只有周一到周五,每天五点半到八点半的三个小时。如果把家长...

好多校长干一家校区的时候赚了钱,继续投入干第二家校区,结果却不尽人意。甚至还有因为新开校区拖垮了第一家的案例。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啊有很多人错把运气当中的能力或者是没有搞清楚第一家校区为什么赚了钱,开设第二家的时候,并没有把第一家的优势。完全复制到第二家,比如啊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第一家的盈利是因为有一个王牌老师的坐镇,而第二家就没有。比如第一家靠的是自己又教学又管理,因为自己一专多能,省下...

好多校长问,培训机构应该先做好教学,还是应该先做好营销呢?在我看来,这两者并不矛盾。可是老友校长一听到营销类的视频就会嚷嚷有功夫把教学做好才是正事儿。他们认为营销都是那些做不好教学的机构在耍花招。请问一下,你怎么就知道营销做的好的机构教学就不好呢?要知道,就连公立学校也有生源的竞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招生办每年为了抢到高考状元,也是使劲的浑身解数。每年拍摄的宣传视频,各种游学,各种比赛。不...

       家长是否成交的很大因素,其实就是来自于你的装修环境。        在教育行业很难通过一两节课去体现出产品的好坏。        但是你的环境却是一眼可以看到的。比如把瑞幸的咖啡装到星巴克的杯子里面,肯定就卖的更贵一些。为什么呀?就是因为星巴克多年以来的选址装修。        以及文化给你带来的这种品牌调性。

       早期的教培机构基本上是不需要销售,只需要告诉家长,我在这个地方如果教学质量没问题,基本上可以成功。        市场是增量的,粥多僧少。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大部分的教培机构就进入了集中营销的时代。        比如:春季学期、秋季学期,一般一年就是做两到三次大型的集中营销,其他时间招生都是比较佛系的。        到现在阶段,竞争已经非常白热化了,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啊,产...

       你没有办法保证老师跟你一辈子,只要你想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会发现,老师的离开一定是一个肯定的倒计时。        就像没有任何一场恋爱是可以谈一辈子的,最终的结局呢要么分手,要么结婚。        所以你的机构必须有一系列应对。更换老师时,学员的异议处理方案。一般来讲啊,我们建议对所有的家长都讲清楚。        我们不能保证不换老师,但我们可以保证的是,我们的课程一定是...

家长来上体验课,课程顾问在咨询的时候到底应该说还是应该听呢?换个说法吧,到底是应该听呢,还是应该问呢?有句话这样说,三流的课程顾问滔滔不绝,一流的课程顾问善于倾听,听是一个学问,听什么?听家长需求,听家长抗性,听家长痛点。那问什么呢?你想听什么就问什么,要想做好一个top sales,在家长咨询的时候,必须引导家长自己做出。报名学习的决定,而不是反复的说买一个吧,优惠难得买一个吧。其实家长但...

平时体验课当中,哪种家长更容易成交呢?当然是:对比之后的家长更容易成交。试想一下,如果他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为什么会反复对比呢?所以在家长咨询阶段,我们一定要善于发问,问清楚家长过去是否体验过相同或类似的课程。我见过很多课程顾问,一上来呢就滔滔不绝。基本上都是他在讲一个体验咨询下来最后失败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交换的不对。等家长把该了解的都了解了,而课程顾问对家长的各方面信息却非常的匮乏。兵法说,...

学校管理仪式感很重要,我这里拿酒吧举例。我没怎么去过酒吧,但仅有的几次去酒吧都给了我同样的感受:那就是氛围太好了。最近我才知道啊,酒吧的氛围好,是因为有一个神秘的组织在做工。那就是氛围组,就是你看到那些在舞池跳的很嗨的小姐姐,小哥哥们很有可能都是酒吧花钱聘请来搞氛围的。这个氛围组的概念让我联想到了仪式感。同样是啤酒,在家喝五块钱一瓶,到酒吧就变成了五十块一瓶,翻了十倍。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乐此...

又被家长放鸽子了吧。为什么预约体验的家长老是爽约呢?守株待兔式的电话营销是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刺痛你的心灵?看完下面我说的,可以大大的降低体验课的爽约率我们试想一下:    现在这个市场环境当中,家长每天会接到多少个营销电话?可以说越有质量的客户越容易被各种电话骚扰。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当接到销售电话的时候,你一旦拒绝。对方肯定有各种各样的话术,让你再多听一分钟,慢慢的,很多人就学乖了,你说给...

转介绍真的有那么难做吗?    其实转介绍没有多难,为什么你会觉得转介绍这么难做?所有问题都出在五个字上。害羞害死人!    你必须要张开嘴,主动去要!问现有的老会员、家长要几个身边朋友的电话、给双方方都拿出点适当的好处,真诚一点,大家不会拒绝你的。记住!只要你把面子不要啊,李子自然就有了,放下面子转介绍自然就来了。

问:培训机构应该每年涨价吗?答:应该。问:涨价会影响续费吗?答:只要有策略不会影响。古话说的好:    买涨不买跌,如果你老是低价引流,能换来什么好果子吃吗?想知道怎么科学涨价吗?    看完写的内就知道了。        2001年开始到2019年,中国GDP平均每年增速9%,CPI每年增速平均2.33%。也就是说过去十九年当中,中国人创造的价值每年都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加了9%,每一年的物...

前一段书院在成都游学,在交流过程当中,我发现人群当中的焦点总是会集中在那些小有规模的机构身上,说不完的商业模式,讲不完的管理方案,但最后数据测算的时候呢,突然发现这帮人啊大多是通过牺牲利润来换取了发展的速度,反而搞得头发也白了,身体也病了。...

早年间有一位家长问我,你们的课程基本都集中在周末,那为什么还需要全职老师呢?这些全职老师平时都在做什么呀?当时就给我整懵了。那么全职老师和兼职老师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首先那些把兼职作为职业的老师和全职老师的心态就不一样,说句不太贴切的形容啊...

前几天,举行了成都线下游学,在辩论环节上有这样一个辩题,教培行业低价快速引流招生的利弊权衡。正方主张利大于弊反方主张弊大于利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辩手们既有低价引流的受益者,也有低价引流的受害者。所以呢这场辩论就颇有看点。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